斯里蘭卡旅游攻略,立頓紅茶的故鄉(xiāng)在哪里
地點:斯里蘭卡
推薦人:凌音,自由撰稿人
線路特色:品茶度假兩相宜
適合人群:茗茶愛好者
享譽世界的錫蘭茶,其誕生頗具戲劇性。19世紀中期,一場罕見的大面積枯萎病在斯里蘭卡咖啡種植園蔓延,從而令英國殖民者在從康提到努沃勒埃利耶的山坡上,改種茶樹。因為連綿起伏的山巒與完美的氣候,幾乎滿足了茶樹生長的所有條件。每一片葉瓣在得到云霧滋潤的同時,也能享受充足的陽光。一天,一位名叫托馬斯·立頓的英國雜貨鋪商來到這片茶山,此后,“從茶園直接進入茶壺的好茶”這句撩動人心的廣告語,隨著“立頓紅茶”飄向英國的千家萬戶,如今已遍布世界。
英國人引領錫蘭紅茶走向全球,也把濃厚的英倫范兒留在了“茶都”努沃勒埃利耶。涼爽的氣候是促使英國人在此居住的先決條件,山巒疊嶂與瀑布清澗是山水包場的自然景觀。白色木籬笆、維多利亞洋房、粉紅玫瑰園,小鎮(zhèn)上時時閃現出的迷你英格蘭鄉(xiāng)村風格,令來此度假的你,不知不覺融入“小英格蘭”的民生風情。
“當時鐘敲響四下,世上的一切瞬間為茶而停。”就像這首英國民謠所言,伴著午后慵懶的陽光,品茗才是正經事。生長于努沃勒埃利耶海拔2000米的高山茶葉,其茶湯橙紅清亮,馥郁清香如潺潺溪流般回味綿長。一葉一乾坤,把身心托付綠色鄉(xiāng)野間,僅留這份清澀回甘在唇齒間滌蕩盤旋。因為生活不只是茍且,還有遠方詩意的茶香。
茶鄉(xiāng)之旅路線圖
Blue Field茶廠
來到1941年建廠的Blue Field,生產車間里彌漫著濃郁的茶香,漂亮的講解員為你演示從采摘至烘焙的全套流程。午后時分在茶園一隅小坐,眺望遠方的青山與翠綠的茶海,點一份茶點,品一杯香茗。田園般的詩情畫意,伴隨茶香四溢。
Mackwoods茶廠
漫山遍野的綠色中,矗立著一塊疑似“好萊塢”的白色招牌,那是由英國船長William Mackwood創(chuàng)立,制茶175年的Mackwoods茶廠。“采茶女采摘的茶葉,在茶廠經歷萎凋風干、揉捻、發(fā)酵、烘干等工序。任何變量都會造成茶葉味道的細微差異,比如陰天下雨與晴空萬里……烘干后的茶葉須經層層過篩,以篩出大小不等的碎葉等級。” 參觀茶廠生產線,令游客知曉杯中香茗大有乾坤,來之不易。
“茶都”努沃勒埃利耶
群山環(huán)抱,茶林青翠,湖光山色,氣候涼爽,是“茶都”Nuwara Eliya的風光名片。被蘭卡人昵稱為“三個輪子”的TUK-TUK車,載著游客在街區(qū)間穿梭;夜幕降臨“派對鎮(zhèn)”,酒吧里飄出的音響混合著酒香與茶香。別忘了在尖屋頂的紫紅色磚墻郵局寄張明信片,留住一份茶都的香馨記憶。
Grand Hotel
先嘗嘗帶點咸味的三明治或夾心面包,讓味蕾慢慢品出食物的真味,再輕啜幾口芬芳四溢的紅茶;接下來咬一口涂抹果醬或奶油的英式Scone松餅,絲絲甜味在舌尖緩緩散開;最后將甜膩甘醇的水果塔與芝士蛋糕送入口腔,讓甜蜜在唇齒間升騰。坐在建于19世紀末的GrandHotel 咖啡吧里,品嘗經典的三層瓷盤下午茶,品味純正的復古英倫范兒。
遺產茶廠酒店
下榻這家1930年代的茶廠無縫轉型而成的低調而奢華的酒店,令你仿佛穿越。大廳四周陳列著高大的機車車輪,踏在銅釘鉚實連結的實木地板上,拉開古老的英式鐵柵欄門,從電梯里走出的仿佛是詹姆斯·邦德。曾用于分類茶葉的儲藏室如今變身為“肯梅爾自助餐廳”,而你的臥室或許是從前的茶葉萎凋閣樓。換上采茶專業(yè)行頭,在酒店有機茶園采摘“兩葉一芽”,讓指尖在綠葉中飛舞。
乘坐高山茶園火車
云霧縹緲,滿眼皆綠。梯田茶園如麥浪起伏翻滾,瀑布如玉珠散落,這一切如同《綠野仙蹤》原景重現。19世紀中期,英國殖民者通過這條鐵路將茶葉運往各地;今天的你,伴著古老的蒸汽火車發(fā)出的汽笛聲,在柔軟蔓延的綠色茶山穿行。
徒步霍頓平原
腳下的土地被荒草覆蓋,不時有巖石冒出頭來,遠處茂密的森林郁郁蔥蔥。瀑布如同鑲了金邊的錦緞,伴著湖面上縹緲的霧氣蒸騰。“世界盡頭”的噱頭為你徒步霍頓平原平添豪邁之氣,直到抵達縱深880米,鬼斧神工般壁立千仞的懸崖。不妨黎明即起瀟灑走一回,說不定能與野鹿不期而遇。
茶山火車通關秘笈
一等及少量二等車廂可提前網上訂票,保證座位,且與其他車廂互不連通。其余二等與三等車廂現場購票,座位先到先得。每節(jié)車廂第一排座位,利于拍攝火車行進及當地人掛火車的精彩畫面?;疖嚻眱r親民。推薦乘坐從努沃勒埃利耶NANU-OYA站(12:35)開往Badulla的快車,體驗高山茶園之旅。中途在Ella站(15:14)下車后接駁汽車,可前往亞拉野生動物園。
重慶青年旅行社跟團出境旅游推薦斯里蘭卡旅游





